動物:一個神哲學的思考
內容簡介
動物之思,不僅是以動物為思之對象,也是取道動物之思。動物神學既是以神學觀動物,也是以動物觀神學。前者以基督教傳統資源審視動物本質和位置,以圖正視動物作為造物在何種意義下與上帝的本質和行動相連,並重新思考動物與人的關係;後者則檢視生產動物此生命的裝置和機器如何被神學挪用和裝配,並思考如何摧毀這部「神學—人學—動物學」的機制,以圖將神學與人和非人一併解放。
依此,動物神學實質迫使我們思考生命本身,即各種形式的生命:神聖生命、人形生命和動物生命,他們之間的界限和界限之由來;動物(非人)如何被生產和製造,又如何以人的方式讓權力穿透和捕捉——成為一種被拋棄和要清除的法外生命。歸根究柢,思考動物問題,即思考生命問題。何種生命算是生命?何種生命不被視作生命?
作者介紹
陳家富
於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系獲哲學博士,現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著作包括:Life as Spirit: A Study of Paul Tillich’s Ecological Pneumatology(De Gruyter),《生命之靈:田立克生態聖靈論研究》、《政治神學:一個拆卸神聖權力的思考》及《跨界:蒂利希思想研究》;編著包括:Paul Tillich and Asian Religions(De Gruyter), Paul Tillich and Sino-Christian Theology(Routledge)。學術興趣:歐陸宗教哲學、現當代基督教思想、政治神學和田立克研究。
目錄
自序:迎向動物之思
第一部分——方法
第一章:同一性
第二章:差異
第三章:無法區分
第二部分——以動物為對象之思
第四章:基督教傳統的含混性
第五章:林基
第六章:克拉夫
第七章:東正教
第八章:田立克
第三部分——透過動物而思(Thinking through Animal)
第九章:他者和鄰舍
第十章:超溢
第十一章:內在動物性(一)
第十二章:內在動物性(二)